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4日电 (刘刚 何涛)近年来,乐山(shan)市(shi)沙湾区持续提升集中安置点的社会治理水平,积极探(tan)索集中安置点社会治理工作的新途径、新方法,不断增强集中安置点的后续治理能力。
据介绍,沙湾区坚持因(yin)地(di)制宜、因(yin)户施策,设立“务工增收、种养产业”等奖补项目,按人均1500元(yuan)补助标准支持搬迁(qian)户发展林下养殖、林间套种等特色(se)项目,帮助提供技术(shu)培(pei)训、生物防控、市(shi)场销售等服务,着力激发大家自(zi)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(xing);推行(xing)“园区+基地(di)+搬迁(qian)户”的利益联结带动模式,引(yin)进乐山(shan)玉芽茶叶公司入驻踏水镇公坪村(cun)集中安置点,通过土(tu)地(di)入股、资产租赁、就近务工等形(xing)式,着力带动搬迁(qian)户致富(fu)增收。
同时,在集中安置点推行(xing)“积分制”治理模式,修订(ding)完善《村(cun)规民约》,出台“积分制”管理章程,细化移风易俗、建言献策等积分事项,实施积分兑换实物、积分优惠购物、积分评选“最美家庭”等激励措施,引(yin)导群众主动参与(yu)到乡村(cun)治理中。
据悉,沙湾区还按照“补功能、提环境、强管理、促(cu)融(rong)合”的思路,在集中安置点实施旅游集散中心(xin)、文化活动广场、旅游厕所(suo)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项目,同步开展“四美创建”活动,目前已创建“美丽庭院”示范户30余户。(完)